该框架以一系列理论方法为基础,包括基于福利的经济理论、能力方法、可持续发展和主观幸福感。”(同上,第 1 页)。财政部(2012 年)和相关背景说明(财政部,2013b),以及其他机构(新西兰统计局,2008 年)的早期相关工作明确指出,该框架所依据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牢固地建立在资本发展方法的基础上,世界银行也提倡这种方法(见世界银行,2006 年、2011 年)。例如,财政部(2013b,第 1 页)指出:“可持续发展模式寻求通过了解自然、经济(物质和金融)、人力和社会四大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赖关系来整合它们。政策挑战是在一个寻求更高生活水平的世界里,维持所有资本的可行水平。”财政部应该因采用这种更广泛的视角而受到祝贺。我同意其中的大部分内容。然而,它有自身的局限性,这降低了它的实用性。特别是,该框架需要把创新及其福祉效应放在核心位置,原因很简单,生活水平与创新有着内在联系。没有它,生活水平的维持(更不用说提高)就不太可能。